一、小区里真实对话:当妈妈们聊起感统训练
上周小区花园,听见乐乐妈焦虑地跟大家念叨:幼儿园老师说乐乐总坐不住,排队时老推小朋友,是不是有多动症啊? 旁边悠悠妈接话:我家悠悠也是!滑梯不敢玩,跳绳总摔跤,医生说是感统失调,得赶紧练。

其实,多家长对 感统训练 一知半解,甚至误以为只有 问题孩子 才需要。但就像儿童发育专家常说:
感统训练不是补救措施,而是每个孩子成长必修课。尤其是 0-12 岁这个黄金阶段,错过了影响一生行为模式。
二、黄金期划重点:不同年龄感统发展 时间表
(1)0-3 岁:基础感知奠基期
场景痛点:多家长觉得 这么小孩子懂什么,但宝宝触觉、前庭觉(平衡感)正通过抓握玩具、翻滚爬行建立神经连接。我表姐家宝宝总拒绝穿毛绒衣服,后来才知道是触觉敏感,错过早期脱敏会影响日后社交。
训练建议:多做抚触按摩、俯趴练习,玩 举高高 游戏(刺激前庭觉),让孩子光脚地毯 / 草坪走,感受不同质地。
(2)3-6 岁:感统能力爆发期
关键信号:上幼儿园后若出现 不敢跳台阶、挑食严重、写字用力过猛,是感统失调表现。我邻居家小男孩曾拒绝玩秋千,后来通过每天 10 分钟 羊角球跳跃,三个月后协调性明显改善。

家庭训练:用枕头搭 障碍隧道 让孩子爬行,玩抛接球练习手眼协调,带孩子踩影子(锻炼本体觉)。

(3)6-12 岁:感统矫正关键期
家长误区:孩子大了自然会好 是最大错误!小学阶段若仍有 阅读跳行、做事笨拙,需通过专业训练弥补。我带过一个小学生,通过半年滑板车训练(改善前庭觉),写作业专注力升了 50%。

注意事项:此阶段训练需结合孩子兴趣,用篮球运球练双侧协调,用舞蹈课改善本体觉控制。
三、别让 等一等 耽误黄金期:这些信号要警惕
感统类型 |
失调表现(家长需注意) |
生活化训练方法 |
触觉敏感 |
痒、拒绝拥抱、挑食 |
玩橡皮泥、用粗糙毛巾擦身 |
前庭失调 |
晕车、走路摔跤、爱爬高却滑梯 |
荡秋千、倒立靠墙(每次 30 秒) |
本体觉不足 |
写字用力、站无站相、动作笨拙 |
攀爬架、单脚站立(闭眼 10 秒) |
四、写给家长话:感统训练不是 补课,而是给孩子一副 成长好骨架
记得去年带侄女去感统馆,看到一个 5 岁男孩正趴滑板上俯冲,老师说:这是刺激他前庭神经,帮他建立空间感。 家长总担心 训练会不会太累,但其实孩子天生需要这类感官刺激 —— 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
黄金期不是一个刻板 倒计时,而是醒我们:孩子大脑可塑性最强时候,用正确方式 推一把。 是家玩亲子游戏,还是去专业机构,关键是让孩子 玩 中建立自信,学会控制身体与情绪。
(注:不涉及任何机构推荐,具体训练方案建议咨询儿童发育科医生或感统训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