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稳健性原则的体现)

时间:2024/5/24 0:52:13 编辑:福途教育 标签:会计师

2023年【会计师】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会计师申请条件是什么?会计师费用是多少?会计师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本文解答了关于《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相关内容,同时关于1、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2、稳健主义原则指的是,3、稳健原则怎么理解,4、稳健性原则的重要性,5、稳健性原则的体现,的相关问答本篇文章福途教育网小编也整理了进来,希望对您有帮助。

    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稳健性原则的体现)

    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

    一、经济稳定性理论:稳健主义原则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和政治稳定,因此稳健主义原则来源于经济稳定性理论,遵循经济稳定性理论就是遵循稳健主义原则。

    二、有效前瞻原则:稳健主义原则的基本原则是有效的前瞻,它主张在行政决策中充分考虑事态发展的可能性,要有效把握未来的变化趋势,以便制定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全局观和宏观调节:稳健主义原则强调“全局观”和“宏观调节”,要求政府和企业以全局观照而准备应对各种看不到的突变,做出有利于全局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决策。

    四、可能性经济判断:稳健主义原则强调要从可能性的经济判断出发,也就是要从充分的可能性出发,不但要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而且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后果,以决定最有效的行政决策。

    稳健主义原则的保留和存在,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必然性。具体地说,有三个理由:

    1、为了抵销经理人员和业主的过分乐观情绪。

    2、多报利润或多计价值对投资者(业主或股东)而言,比少报少计更为危险。

    3、会计人员掌握的内情比传递给投资者或债权人的信息要多得多。

    总结:以上是编辑:【郑少魁】整理及AI智能原创关于《

    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

    》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了解 【会计师】更多资讯
以上手机版 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稳健性原则的体现) 小编为您整理稳健主义原则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哪些(稳健性原则的体现)的全部内容
上一篇:融资租入的利息是否含税(融资租赁的利息怎么税前扣除)
下一篇: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区别(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的关系)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