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4/2/29 2:37:38 编辑:福途教育 标签:会计师

2023年【会计师】申请条件/费用/专业咨询 >>

会计师申请条件是什么?会计师费用是多少?会计师专业都有哪些?

点击咨询

    本文解答了关于《会计处理方法》相关内容,同时关于1、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2、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始终保持一致,不得有任何变更,3、正确采用会计处理方法,4、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5、增值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的相关问答本篇文章福途教育网小编也整理了进来,希望对您有帮助。

    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会计处理方法]

    1、发生原则:按照合同规定,将发生的现金交易确认到会计账簿,并开立相应的凭证,按照费用账户来记账;

    2、准备金原则:按照月末估算的帐务交易,到月末时,做出并记账相应的收支凭证,并记录在准备金账户里;

    3、结转原则:按照合同规定,将发生的现金交易和一般性帐务结转到会计账簿,并开立相应的收支凭证,按照相关的费用或收入凭证来记账。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一般也称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会计确认方法,会计计量方法,会计记录方法,会计报告方法。即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

    1、确认:解决能不能记账或用不用记账。

    例如,公司新挖入一销售经理——不用做会计处理,公司新购入一批原料——应该记账。

    2、计量:解决记多少。

    对已确定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经济活动确定其应记录的金额;例如,上面提到的新购原料,发票上注明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另有117000元的支票存根与其对应——原材料记账金额为100000元。

    3、记录:解决怎么记。

    将发生的经济活动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进行登记的工作;例如,上面的业务,经确认后确定原料要以100000元记录,根据地球人都用的借贷记账法,我们在凭证和账簿中都会记录——借原材料100000元。

    4、报告:通过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信息。

    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1)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指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是采用先进先出法,还是采用其他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成本法,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所采用的会计处理。例如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是采用成本模式,还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4)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的计量。例如,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是以购买价款,还是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5)无形资产的确认,是指对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是否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是确认为无形资产,还是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6)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是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中对换入资产的计量。例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还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

    (7)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原则。例如,企业确认收入时要同时满足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等条件。

    会计政策改变涉及会计收益或者费用发生变化的,必然影响到企业会计利润发生增减变化,但是否需要调整所得税,不能以企业会计利润的变动为判断标准,而应以会计政策的变更是否会引起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增减变动为判断标准。

    (8)借款费用的处理,是指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即是采用资本化,还是采用费用化。

    (9)合并政策,是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采纳的原则。例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会计年度不一致的处理原则;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等。

    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原则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 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 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

    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

    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发布、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我国现在会计所得税主要采用什么核算方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 应付税款法

    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均在当期确认所得税费用。

    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时,需要设置两个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从本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核算企业应交的所得税。

    总结:以上是编辑:【陌颜】整理及AI智能原创关于《

    会计处理方法

    》优质内容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
了解 【会计师】更多资讯
以上手机版 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 小编为您整理会计处理方法有哪些的全部内容
上一篇:一般纳税人收到普票怎么做账(一般纳税人收到普票怎么做账报销)
下一篇:税务师通过率高吗(税务师的过关率)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